心怀慈悲心,金融才会有温度

EFEC导读】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最大化的配置市场资源,极大的提高效率;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在充斥了名与利的市场竞争下,金融可能就成为了企业经营者贪功冒进的迷魂药和深陷债务的毒药。
 
心怀慈悲心,金融才会有温度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大约在几年前,笔者曾接过一名物流企业经营者的借款申请,通过侧面调查,该名借款人已经在某物流平台借款并已处于逾期状态。在之后深入的沟通中,借款人告诉笔者,在某物流平台借款之前公司的整体运转是良好的,生活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略有富余。后来接触了某物流平台的客户经理,在客户经理“美好蓝图”的勾画下,自己也飘飘然起来,决定卯足了劲大干一场,谁知现实是很残酷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项目进展十分艰难,现在只能四处借债来维持运转。
 
这些年来,这是笔者经常会想起的一个案例。因为在这个案例中,仿佛每一方都做了当下最优的选择:某物流平台推出有利于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金融产品是最优的选择;客户经理积极的销售公司的产品是最优的选择;物流企业锐意进取,积极发展也是最优的选择,为什么各方都做了最优的选择,但是却遭遇了最不优的结局?
 
这和著名的囚徒困境何其相似?在囚徒困境中,囚徒甲和囚徒乙都自以为做出了当下最优的选择,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是最优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很典型的窄框架效应:即从简单的点出发,去计较线的得失,忽略了面的思考。比如在上面这个案例中,物流平台和客户经理就将物流企业简单的视为平台的一个客户,去计较放款金额的规模和利息的得失,忽略了物流企业的成长能力是否能和金融产品相匹配。

金融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最大化的配置市场资源,极大的提高效率;但是如果运用不当,在充斥了名与利的市场竞争下,金融可能就成为了企业经营者贪功冒进的迷魂药和深陷债务的毒药。
 
在物流金融领域,本文开篇的案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物流企业经营者和物流金融方来看,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物流企业经营者对于金钱的欲望,远远超过对自身能力范围的认知,这是物流金融实际操作中最需要规避的陷阱。笔者面访过很多物流企业的经营者,绝大多数经营者对于自身能力和企业未来的发展都是积极乐观的。对于这些从底层一步步做起来的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一路拼杀至此,有这样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展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市场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如果以过去的成绩来勾勒未来的美好蓝图,可能就是过度乐观的,基于过度乐观判断的金融需求通常更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于这种欲望和能力的差异,经营者自身很难认知,所以经常会看到,杠杆率很高的物流企业还在信心满满的寻求外部金融支持。
 
部分物流金融方窄框架思维项下,片面追求金融规模和短期利益,不断的推动着这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物流企业走入困境。如果没有外部金融的诱惑,仅仅就自身能力一步步发展,很多的经营者即使不能大红大紫,但是基本的富足生活是可以通过辛勤的努力来保证的。
 
令人扼腕的是,部分物流金融方在从事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忘记了相伴成长,互利共赢的初心,片面的追求金融规模和短期利益,不负责任的鼓动物流企业经营者做不切实际的美好假设,对欲望和能力并不能很好匹配的物流企业依然给予放款,将本可以自给自足,稳步发展的物流企业拉入虚幻的困境和债务的深渊,不能自拔。

由现金贷引发的种种丑闻至今还记忆犹新,一张身份证就能贷也将金融滥用到了极致。如果金融最终导致借款人深陷借新还旧,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的困境之中,金融就失去最本质的意义,而金融本应该让生活更有尊严
 
善与恶的边界不在客观世界,而在主观内心,金融从业者是否心怀慈悲之心,决定了金融是否有温度。
 


上一篇:央行狄刚:区块链发展需直面四大挑战
下一篇:信用联合的力量——物流行业平台的信用价值


相关文章

2024年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行业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