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大创新空间

【EFEC导读】本文认为,在促进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应积极构建支持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相容的机制,从而避免内部竞争造成的阻碍。
 
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大创新空间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也加速了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既包含顺应趋势的变革,也有过渡期不成熟的尝试。疫情结束后,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多创新空间。本文认为,在促进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应积极构建支持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相容的机制,从而避免内部竞争造成的阻碍。
 
 
金融科技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从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化、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到金融数字化的变革历程看,其本质是通过金融业的“基因优化”全面改善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从供给侧看,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加剧、监管思路转变,共同推动了金融数字化进程;而从需求侧看,当数字化引起产业与分工模式、企业与消费者偏好发生重大变化时,与之相应的金融服务也必然因需求而变。客观来看,技术演进深刻地改变着金融运行的模式,整个现代金融业历程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微处理器的发展,伴随着电子数据替代人工记账,信用卡产业逐渐开始腾飞;70年代的中央处理机,带来系统批量处理和整夜连续运作,促使SWIFT等金融通信服务快速发展;80年代的终端机、个人电脑,推动银行业务远程化和自动化,进而ATM机不断普及;90年代的局域网、因特网,先是开启数据中心、公司内网时代,进而实现数据全球共享、推动跨国机构发展;21世纪初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创建了手机数据及客户互动的新载体,推动了数字银行变革;近10年来的移动设备普及,促使移动支付、移动银行随之而来;最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迭代,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日益复杂,二者叠加迸发出巨大生命力。
 
        由此看,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正面临重要历史转折点,我们既要避免重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覆辙,又需直面机遇和挑战,在2019年央行“金融科技三年规划”的引领下,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健康、持续地发展。
 
 
“抗疫”驱动金融科技创新探索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较大冲击,也对开放金融的服务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综合来看,未来经济金融体系或许呈现几方面的变革趋势。
 
        一是在疫情之下,我国从经济、社会、金融层面,更加重视数据信息的优化、标准化;运用大数据方法解决信息不对称,为数字化时代奠定重要的生产要素积累。二是疫情的压力给客户端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影响,催生了一批积极拥抱数字经济的新客户,值得我们未来继续关注。三是金融业机构在疫情压力下,更加重视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产品与服务的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四是科技助力金融更好地服务受疫情影响的实体企业,在特殊环境下经受了实战考验。五是从经济社会层面来说,新技术难以“单兵突进”,离不开制度规则、文化伦理等方面。
 
        进一步聚焦金融业在“抗疫”过程中的数字化探索,可以看到既有顺应长期趋势的变革,也有过渡期的不成熟尝试,还有需理性看待、避免夸大的地方。
 
        一是“抗疫”促使非接触、零接触的金融服务受到高度重视,尤其对金融机构供给和客户需求两端带来深远影响。在疫情影响下,原有对线上服务偏好较低的客户,如个人客户的中老年、部分高净值人群,以及众多企业客户,都对数字化、非接触金融服务变得更加适应。
 
        二是针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数字信贷发展水平每增长1%,疫情对经营的冲击将减少2.57%。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突破技术瓶颈,发展数字信贷,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力有望降低。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仅靠融资能够解决,金融科技在其中也“独木难支”,更需多方着力和政策配合。
 
        三是加强了金融服务供给的多渠道、多视角协同。过去金融机构纷纷着眼金融科技,但大量是“跑马圈地”和低效布局,不同部门、渠道缺乏协同。而在疫情的压力下,面向客户的多元服务的协同能力也遭受了考验,促使金融机构真正实现转变。
 
        四是更重视B端的金融业务,尤其是基于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的产融结合式创新。多数金融机构都努力运用大数据和新技术来缓解原有“短板”,并且积极进行平台模式的合作,寻找B端最佳场景。当然,也有一些“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以供应链金融为例,有许多难点并非仅靠数字化、线上化就能解决。
 
        五是全新的风控压力。对许多线上业务与金融科技积累较少的银行来说,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而当金融机构试图服务那些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传统行业时,金融科技也变得“束手束脚”。
 
        六是金融机构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提升。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开发线上产品,而是对金融机构战略管理、经营文化的全面革新,以及内部治理、组织架构、人才能力的再造。
 
        七是非融资性服务加快拥抱新技术,包括B端支付服务、风险管理、投资与财富管理等。
 
 
监管与机制着眼长远
 
        在“抗疫”过程中,监管部门也有一系列重要举措,有效提升了“非接触式金融服务”的动力与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短期与中长期挑战。
 
        例如,2月1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确保全国范围内支付清算通畅运行,加大电子支付服务保障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采用远程视频、电话等方式办理商户准入审核和日常巡检,通过交易监测强化风险防控。
 
        再如,《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强化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电子渠道服务管理和保障,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在政策支持和现实压力下,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最近一段时间,各银行机构线上业务的服务替代率平均水平达到96%。
 
        在实践中,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银行可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和开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人脸识别、电子证照、企业信息联网核查和大数据分析等安全有效方式,通过电子渠道为单位办理开户、变更等账户业务。但疫情结束后,银行仍需及时联系客户补齐相关手续。由此来看,虽然许多政策属于短期措施,但却为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压力测试”和实验场景。
 
        疫情结束后,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相信金融科技将迎来更多创新空间。可以预计,在长期趋势与短期疫情的影响下,开放式金融、金融数字化、金融科技等将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几年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词”。
 
        当然,从长远来看,疫情只是推动金融科技演进的“催化剂”之一,在促进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难点,需要通过机制、理念优化来有效应对。
 
        一是如何构建支持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的监管协调机制。如当前热议的“开放银行”,核心在于把银行的核心能力与数字化时代的开放协作有效结合,代表了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但是其在实践中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在于自上而下的监管规则能否适应和支持,更取决于不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二是如何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科技发展策略。机构数字化转型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并不能作为金融业的普遍运动,尤其在我国,金融机构所处区域、自身特征、主要优势与短板千差万别,大机构、中等机构、小机构的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机构需要清醒认识自己在数字化大潮中的定位和目标,有时反而需要降低预期,先转变理念、做好管理、巩固既有业务优势。
 
        三是如何确定机构内部持续推动的动力机制。长期以来,在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转型中,机构内部始终面临不同部门、不同组织之间的竞争关系,有时能够提高最终竞争效率,有时则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阻碍。向开放金融转型不能只靠目标和理想,还需要真正从内部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相容的机制。
 
        四是如何避免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被滥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凡是被滥用的改革与创新,最终效果往往会南辕北辙。开放金融转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是也并不能“包治百病”,更需要理性看待和把握。同时,也不应该把现有金融机构遇到的问题、改革的选择,都套到数字化转型身上。
 
        (本文发表于《英大金融》2020年第4期)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新基建风口下,今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呈现十大新特征
下一篇:金融科技和数字科技殊途同归


相关文章

2024年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行业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