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定安:“链改”如何帮助传统企业崛起?

EFEC导读】“链改”指的是一个传统资本结构的公司通过区块链重新构造产业的活动,重新定义生产者、消费者、参与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的新的组织模式。
 
费定安:“链改”如何帮助传统企业崛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适合链改,需考察经济体潜在规模、通证经济合理性、治理机制合理性、团队匹配度、产业资源支撑能力、切入路径合理性。
 
何为“链改”?
 
“链改”指的是一个传统资本结构的公司通过区块链重新构造产业的活动,重新定义生产者、消费者、参与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的新的组织模式。
 
那么,“链改”有哪些模式?什么样的项目适合“链改”?
 
8月12日21:00,应「火星财经创始学习群」轮值群主张亮、副群主张佳辰邀请,LedgerCapital创始合伙人费定安做了主题为“链改:传统企业的通证经济改革能否崛起?”的分享。
 
他表示,目前“链改”主要有四种核心模式:
 
1. 团队利用原有的行业理解和准入、商业和人力资源做与原股权公司并行的区块链项目;
 
2. 平台型公司将原有业务的激励体系或部分交易体系放到链上,从而从一个中心化应用转型为一个开放式的协议;
 
3. 创业公司在还没有执行成熟的中心化商业模式之前,服务场景又是刚需的情况下,自然的向链上延伸;
 
4. 大型企业用一部分中心化资源支持数字资产业务。
 
不过,目前市场上的“链改”项目良莠不齐,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项目原本就增长乏力或资金紧缺,把发币视为融资手段,或者团队没有All in,通证设计缺陷等。
 
费定安认为,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适合链改,会考察经济体潜在规模、通证经济合理性、治理机制合理性、团队匹配度、产业资源支撑能力、切入路径合理性几个方面,但核心是人,那些被“古典”创业大潮洗礼过的优秀创业者和团队,如果能够成功跨越思维曲线,会是区块链生态优质资产的主流力量。
 
以下为费定安分享原文,由火星财经(ID:hxcj24h)整理:
 
大家近期已经比较熟悉“币改”这个名词了。我们机构从去年创立之初的业务之一就是与相对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或者已有成型业务的公司,做通证经济改造和延伸。同期国外有跟我们做类似的事情的机构,让我们学到了Reverse ICO这个词。
 
结合中文语境,我们内部称Reverse ICO为“币改”,但是对外我尽量不用这个词,因为它没有完整地诠释区块链经济改造这件事,且暗示着融资。近期的FCoin币改试验区把这个词彻底普及了,但也更昭示了这件事的挑战。
 
以下我们用一个新词“链改”来探讨。“链改”的定义比“币改”要宽泛一些,因为企业的区块链经济结构化改革并不是仅局限于币的改革,也跟融资与否无关。
 
01
 
何为“链改”?
 
“链改”指的是:一个传统资本结构的公司通过区块链重新构造产业的活动,重新定义生产者、消费者、参与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形成的新的组织模式。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协同方式和激励方式,让整个行业的效率更高、层级更低,让整个产业的价值回归更加本源的状态。
 
“链下”的优秀企业经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洗礼,有经历过自我迭代的领导层、完善的产品、商业、技术执行和创新能力,积累了成熟的现有生态:用户群、合作伙伴、行业资源。当他们以端正的心态和远景,加上团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来设计合理的通证和执行社区运营,那么这样的“链改”项目有机会比同期“原生态”项目要走得更远、更扎实。
 
从市场数据来看,进入2018年二季度,“链改”项目比同期上三大交易所的项目表现平均要好20%,和主币表现几乎持平。
 
“链改”目前市场上有几种核心模式:
 
1. 团队利用原有的行业理解和准入、商业和人力资源做与原股权公司并行的区块链项目。
 
这类项目的核心难点在于团队有没有退出股权项目,需要通证价值与股权产生正向的业务或战略协同。典型的案例比如目前币值排名全球前20的OmiseGo。
 
Omise这个股权公司原先是泰国排名第二的支付网关。而OmiseGo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支付和交易网络,未来也会接入法币并基于Plasma来实现扩容。OmiseGo的核心使命是绕开传统网关对现有国家性金融系统的兼容性依赖,从而渗透传统支付网关模式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资源来渗透的场景。
 
OmiseGotoken则是交易验证的核心通证。1.而Omise这个股权公司也能够优势渗透必须中心化提供的身份认证等场景服务于OmiseGo的去中心化生态。股权公司也能帮助链改项目潜在企业伙伴更快实施和落地,因为他们有服务企业的团队和能力和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的经验。
 
这里如果团队彻底退出股权项目,就不需要考虑和股权的关系。他们夹带着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和行业资源,其实是一种“链改”。
 
2. 平台型公司将原有业务的激励体系或部分交易体系放到链上,从而从一个中心化应用转型为一个开放式的协议。
 
这类项目是至今已有一定用户基数的应用比较主流的“链改”方向,比如有一系列的国内外C2C内容平台纷纷上链。这类项目的核心难点在于,数字资产的进入门坎仍然太高。
 
对于包括中美这样大部分低渗透率国家(中国1%,美国<3%),激励通证化的用户转化率很低,对用户增长也没有正向的帮助。不过日韩这样数字资产高渗透的国家已经产生了一些正面的数据表现。例如我们服务的Gifto(由Uplive直播孵化)在韩国,不仅原用户已产生了有意义的正向的转化率,并且吸引了通证投资者成为应用使用者。
 
动态地来看,这类项目如果原有用户在数字资产渗透率领先的国家或监管友善的国家,有机会更健康的落地并将通证和原有用户生态真正有机结合。
 
3. 创业公司在还没有执行成熟的中心化商业模式之前,服务场景又是刚需的情况下,自然的向链上延伸。
 
这是“链改”项目里最接近于区块链原生态的一类。“链改”的机会成本要低很多,通常股东支持力度也更大。此时的通证化往往能够加速初期的网络效应形成。例如丹华和我们投资的Points。未来优秀的创业公司早期不需要在融币和融股权之间抉择,启动资金也并非都得靠发币解决。
 
4. 大型企业用一部分中心化资源支持数字资产业务。
 
例如Line在日本开设的币币交易所,Kakao投资的Upbit和未来可能开展的其他2C的数字金融产品。但是这类公司原有业务的监管敏感往往使得数字资产业务开展,尤其是与原有用户群的对接缓慢,优势不能够有效发挥。至今Line交易所还无法开放其Line用户的倒流,交易规模有限。
 
这类“链改”项目发展最快的会是在政策友善的发展中国家有着现有资源的企业。通常这类项目首先以一个中心化的商业模式出现,关联的通证也是”平台币”的结构带有鼓励使用的机制或或分红,在价值上更容易得到支撑。
 
我们现在服务的部分大企业和政府项目,甚至在应用上公链或自己开发公链方面也都在积极地做类似的探索。但这里遇到到商业模式冲突的挑战。从商业逻辑上,大企业更能够接受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渗透弱势业务或新业务。从而合规的角度,区块链不能没有通证,但却可以没有ICO。
 
与所有区块链项目一样,“链改”项目同样良莠不齐,最普遍的问题是:
 
1. 市场上很多“链改”项目原本就增长乏力或资金紧缺,把发币视为融资手段,把资金反哺到一个本身质量就不高的中心化资产,这样的币与空气币无异。
 
2. 团队没有All in,一只脚仍然踩着股权公司的利益。通证的设计如果不能把Token利益和股权有机的协同,至少需要做到实质切割并且核心团队和资源Allin。
 
3. 并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上链,在业务中已经建立起足够信任的场景,没有必要为了通证化而通证化。另外应尽量选择更广范围参与的基础性平台,避免自己搭建的联盟性平台,或私有平台,这会影响通证化的终极目标,甚至与区块链社群精神背道而驰。

 
02
 
“原生态”vs“链改”
 
在原生态时代,项目的成功取决于总设计师对技术和经济结构的设计,使生态有机的建立,达到无为而治。彼时,蕴含在中心化组织里的商业能力优势不明显。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哪怕是Layer1的项目从一开始就对创始人综合能力,组织的技术、产品、商业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部分原生态团队在这些综合方面,尤其是创造场景化应用和用户获取经验是比较欠缺的。所以优质的“链改”团队是很有优势的。
 
尤其在熊市,部分“链改”项目有能力用未变现的中心化资源对币值进行反哺,有利于币值在市场波动下的稳定。“链改”项目的现有生态,前提是真实和直接和场景关联的,也有效地支撑通证经济的和代币价值。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大部分区块链项目落地还比较远期的背景下,这也是很重要的优势。
 
反观部分原生态项目,如果我们把场景和真实代币经济关联到长期代币价值,那目前许多项目价值有限。
 
当我们去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适合链改,会考察经济体潜在规模、通证经济合理性、治理机制合理性、团队匹配度、产业资源支撑能力、切入路径合理性几个方面。但核心是人,我们坚信被惨烈的“古典”创业大潮洗礼过的优秀创业者和团队,如果能够成功跨越思维曲线,会是区块链生态优质资产的主流力量。
 
问答环节
 
Q1:你提到链改的关键之一是很好地协调股权股东和Token投资人的利益分配,这方面有哪些模式和最佳实践?
 
A1:技术上不外乎是:1.赋予股东将股权转一定比例通证的选择权; 2.给股东投资Token的权利;3. 送股东Token;4. 啥也不给。
 
使用的场景其实回到刚才讲的,新项目设计是否和股权项目有正向协同,负向协同,或是彻底切割;同时团队的兼顾或是剥离是否对原股东有一定的影响。好的链改项目其实一般都比较顺,如果在这里卡壳通常是由更深层的原因。
 
Q2:目前的链改项目最缺乏的是什么?如何补缺?
 
A2:假设团队的思维模式没有问题,具体操作上通常短期最缺的营销和社区建设运营。这是区块链项目的第一件事之一。但对于某些股权项目是排在生命周期很后面的,这里除了外界的帮忙,其实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古典行业的人才在这方面其实能力更强,只不过没有进来。
 
我们经常说某个区块链项目的社区建的牛,忠诚度高。但不往远了说,熟悉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人知道小米也是没有产品就有了社区还有人买单。这方面我相信古典人才进来只会提高行业的水平。
 
Q3:你说区块链项目不能没有Token但可以没有ICO,可否解释一下具体来说这样的项目如何实施和运行?
 
A3:链改的项目是不一定需要初始资金的。这种情况下Token的发放只是一种社区建立的手段不是融资的手段。可以不公开募集,甚至可以不募集。可以按需定向发放给机构合作方。当项目更成熟的时候再开放给社区,当通证产生utility时再开放交易。这是我的一种设想目前案例还少,但未来相信会更多。
 
Q4:作为古典投资界投出过蔚来汽车、快手、猎聘等明星项目的投资人,现在开创区块链金服平台,在业界建立起很好的品牌,你觉得ledgercap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A4:LedgerCapital主要的特点是成员既有多年跨周期的古典投资人,也有链改创始人和90后原生态项目创始人,团队也都是古典专业背景自身“链改”来的。大家对事情的看法都更长远一些,希望在数字资产行业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从技术、商业、资本市场、社群这几方面做好链上链下桥梁的事情。我们团队也非常国际化以国际业务为主,区块链的机会是一个彻底跨国界的,我们从中外市场的连接上提供好我们的服务。
 
Q5:区块链的本质和逻辑与传统中心化企业的逻辑不是一个思路,我个人认为与其改造传统企业,不如推倒重来,也许成本更低。只不过需要跨界人才和时机。你怎么看?
 
A5:这其实也是“链改”的模式之一,算是第一类的其中一种,就是人都出来了而且跟股权项目切割的很清楚。我觉得人的思维绝对是要革命的,但是核心是在原企业历练过的人和他们积累的资源是可以让区块链项目加速的。可能这么多模式里面我个人比较看好的也是这一种。
 
Q6:币改的合规和法律方面还有啥可建议的,例如积分、预付款等泛数字化权益含有数字货币属性的这些机制?
 
A6:合规是一方面我觉得现在的最大挑战是数字资产的使用门槛太高,这些数字化权益对于泛用户来说意义不大,但是随着门槛的降低会有所改变,在日韩已经看到了一些这样的迹象,就是泛互联网的用户数字化权益跟数字化资产拥有者已经有相当的重合,并且产生正面的效应。另外重要的是数字化权益要有需求场景。
 
嘉宾简介
 
费定安/LedgerCapital创始合伙人
 
首位成立区块链专业金服机构的古典投资人,曾在华平负责中国和东南亚的TMT投资,投资了包括蔚来汽车、优信、猎聘、快手、Gojek等独角兽项目。LedgerCapital专注于服务和投资杰出创业团队和高成长企业的区块链项目,在全球服务并投资了RedPulse、Gifto、ICST、Origo、Atlas、Coinsuper、Arpachain、Points等项目。
 


上一篇:浅谈金融开放,应做到“内外兼修”
下一篇:崔忠付:双向延伸供应链服务,推动农产品流通升级


相关文章

2024年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行业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