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过最困难时刻,2023年中国经济等待复苏

2023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复苏。市场普遍认为,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稳增长措施发力以及低基数效应,2023年经济增速将明显反弹。

步入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如何开局起步,宏观政策工具箱将如何使用,以提振社会各方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信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加强跨年度政策的协调衔接,推动2022年下半年以来出台实施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效应在2023年持续释放。

他同时指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民营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和产权保护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挺过最困难时刻,2023年中国经济等待复苏

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受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2022年12月中国经济景气水平超预期回落,制造业PMI降至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国家统计局12月31日发布的2022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但调查中多数企业认为,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后期市场走势有望回暖。

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几经波折。赵辰昕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12月17日在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22年经济增长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项指标都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来的结构性指标有突出表现,预计2022年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

韩文秀分析,这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从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优化防控措施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会产生类似J曲线效应,即短期会对经济运行造成扰动,但全年是重大利好。预计202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将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

二是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2022年以来,我们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下一步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2023年持续显现。2023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三是基数效应。2022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客观上会造成当年经济基数相对较低。2023年只要经济恢复正常的增长,那么从统计角度来看,数据就会比较高。

12月24日,中央财办副主任尹艳林公开表示,疫情是当前影响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我国经济已挺过了最困难时刻。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人流、物流将更加顺畅,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都有望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将得到有效释放。

扩大国内需求

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置于首要位置,连续第二年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鉴于外需低迷,2023年稳增长更多靠内需。与以往扩大内需多以投资为主不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及扩大国内需求时,首次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围绕11个方面出台38条举措,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使扩大内需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随后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对标《纲要》,针对制约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围绕“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要目标,明确了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

赵辰昕说,中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国家将多措并举促进居民想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赵辰昕表示,首先是增强消费能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落实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其次是改善消费条件,强化停车设施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公路沿线、交通枢纽站、居住区等充电设施设备建设,推动老旧商圈等改造提升,推动多种消费业态嵌入商业设施,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

“此外,还要创新消费场景,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专业市场与平台企业加强合作,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拓展购物体验。”赵辰昕说。

疫情持续三年之后,居民收入已成为消费恢复的最大限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1%,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明显低于疫情之前2013~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的年均实际增速。2022年前三季度,受经济下行影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已降至3.2%。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要看到短期刺激消费取得部分效果的同时可能透支后期消费。中长期看,提振居民消费要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两方面入手,依靠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改革。

提振市场信心

针对近年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偏弱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明确2023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作为一项任务单独列出。

中金研报称,“提信心、扩内需”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思路,为此周期性政策有望加码,结构性政策有望提速,兼顾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民营企业着墨较多,“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业内认为,这正是对社会舆论的有效纠偏,对民营企业家担忧的有力回应。

韩文秀表示,前几年曾经出现过“民营经济退场论”,近段时间也曾经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但是对“两个毫不动摇”,党和政府的态度是鲜明的,立场是坚定的。我们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韩文秀强调,要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恪守契约精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定期对超2万家全国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问卷显示,当前企业信心比2020年三四月时低很多,只有不到20%的企业有投资的意愿,为有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备受关注的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赵辰昕表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规范政府在市场准入环节的管理权限和方式,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细化落实工业、服务业减税降费等纾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小微企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与此同时,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对于民营经济相对集中的平台经济,政策层面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经历对平台经济穿透式监管、专项整改后,平台经济逐渐走向规范健康发展;同时,在经济多重压力下,市场信心变得比黄金还珍贵。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这或意味着平台经济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平台经济是前期监管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也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稳定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第一财经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挺过最困难时刻,2023年中国经济等待复苏



上一篇:【收藏】一网打尽255家电子债权凭证平台:信、单、链、票、通、融、证,央企47个、国企83个、银行57个、民企7个、信托3个
下一篇:京东物流 5G碳中和智能物流园区,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一体化方案,推动供应链物流迈向可持续未来


相关文章

2024年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行业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