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商业银行将开启花式“补血”模式

【EFEC导读】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银行资本“补血潮”持续的同时,银行资本工具也将更加丰富,资本工具创新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9年商业银行将开启花式“补血”模式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多渠道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有关问题,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问题再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目前银行资本充足情况如何?未来是否存在着较大的补充压力?又该如何应对?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表示,2019年,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需求依然十分迫切,主要原因有三:社会融资中贷款占比的上升、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要求的提高、表外业务加速“回表”和理财子公司设立对银行资本的直接消耗。
 
       “2018年以来,监管鼓励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为银行进一步充实资本拓宽道路,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是其中措施之一,预计未来银行补充资本的路径将不断拓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创新值得期待。
 
银行加快资本补充步伐
 
       2018年,在日趋严格的内部监管环境下,我国银行业现有资本水平中存在的“水分”正在不断被挤出。特别是,2018年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所设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按照监管要求,2018年12月末,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11.5%、9.5%和8.5%。
 
       于是,这一年,银行业“内外兼修”开启“花式”补血模式。中信证券研报统计显示,2018年初以来,A股上市银行完成资本补充5315亿元,其中包括定增和IPO共1080亿元、优先股1025亿元、二级资本债3080亿元、可转债130亿元。除融资总规模创新高之外,单个银行的再融资规模同样“引人注目”,2018年7月,农业银行定增募资1000亿元实施完毕,创造了A股史上最大规模定增纪录。
 
       此外,相比2017年,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的上市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自2018年9月19日和9月26日郑州银行、长沙银行首发上市以来,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已有4家银行在A股上市。另外,还有多家银行处于IPO审核排队中。2019年新年伊始,紫金银行和青岛银行先后登陆上交所和深交所。
 
       据了解,从补充渠道来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方式可分为内源性补充与外源性补充:内源性补充主要依赖银行每年留存收益以及部分拨备;外源性补充主要有IPO、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除尚未发行永续债外,其他方式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可行渠道。“监管层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意味着将以永续债为突破口启动新一轮的银行资本补充,这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振我国资本市场都有重要意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认为。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同样认为,监管层专题研究启动永续债发行意味着当前商业银行资本工具补充进入新一轮政策窗口期。
 
三大因素加剧银行资本补充需求
 
       进入2019年,银行“补血潮”是否将会持续?银保监会发布的2018年三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3.81%,较上季末上升0.25个百分点。然而,《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受访专家观点时发现,三大影响银行资本的因素被频繁提及,并成为2019年加剧银行资本补充需求的主要原因——社会融资规模中贷款占比的上升、系统重要性银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约束以及资管新规下表外业务加速“回表”。
 
       2018年,各项纾困民企的政策措施渐次落地,商业银行信贷的重要性凸显,社会融资规模构成中,贷款占比明显上升。“融资方式的切换对银行资本补充带来很大压力,单位资产扩张的资本占用明显增加,这是2018年以来资本补充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如是分析。
 
       多数专家预测,2019年,纾困民企融资,银行信贷仍被寄予厚望,民企和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整体上升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仍需要商业银行合理的信贷资源支持及保障,银行有必要及时补充资本金,以保持必要的信贷投放增长。” 华泰证券沈娟团队认为。
 
       在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方面,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各自面临压力。对于大型银行而言,面临着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追加要求,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介绍,根据现有规定,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在2019年1月之前至少应达到风险加权资产的16%,在2022年1月前应至少达到18%。目前,我国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已被确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将于2019年开始适用第二档(1.5%)的附加资本要求。
 
       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部分规模较大的股份行资本充足率并不乐观,日后若按照2018年11月份最新发布的《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将会大幅增加资本补充压力。
 
       此外,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落地实施将重塑银行资管业务格局,并对银行资本补充带来重要影响,以设立理财子公司为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测算结果显示,多家中小型银行在出资10亿元注册资本金之后,核心资本充足率降至8.5%以下。
 
资本补充工具创新值得期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总体尚属乐观,但结构性问题凸显——其他一级资本较“薄”,而二级资本偏“厚”。受访专家强调,未来对银行资本补充的要求应体现为,补充频率更快,补充质量更高。
 
       曾刚强调,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资本补充工具较为单一,主要依赖普通股、利润留存、优先股、可转债及二级资本债券等。其中,普通股、优先股及可转债的发行门槛较高,大量非上市中小银行难以具备发行条件;而在利润留存方面,由于银行业近几年利润增速放缓,内源性资本补充难以为继;二级资本债券虽适用范围最为广泛,但却无法解决银行一级资本短缺问题。资本补充机制的不畅已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及支持实体经济产生制约,资本补充渠道亟待拓宽。
 
       据悉,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开启永续债发行政策窗口之所以备受关注,正是在于,目前银行资本补充的难点在于如何补充一级资本,而发行永续债可以有效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提高一级资本的充足率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央行发布公告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具有创新损失吸收机制或触发事件的新型资本补充债券。2018年3月,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意见》,明确支持商业银行探索资本工具创新和拓宽资本工具发行渠道。业内人士预计,2019年,银行资本“补血潮”持续的同时,银行资本工具也将更加丰富,资本工具创新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上一篇:区块链的新方向:独立于互联网之外的新大陆
下一篇: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进行时:八大场景拓展多元化供应链金融


相关文章

2024年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行业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