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供应链金融“场景化”?专家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在“稳链、补链和强链” 过程中,供应链金融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借助产业链供应链运营的质量和信用,为上下游企业融通资金,进而优化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资金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确保供应链金融切实有效地服务这些目标,必须深度融入和精准对接各个“场景”,以场景为依托推动并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场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
《金融时报》记者:应当如何理解“场景”这一概念?
宋华:在商业实践中,“场景”这一概念蕴含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它往往描绘的是企业、产品或服务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交织、动态交互的具体情境。场景并非仅作为一种描述性工具存在,更是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战术实施时的重要参照坐标,是连接产品价值、服务功能与市场需求深层契合的关键联结点。同样,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路径上,充分结合场景至关重要,可通过“场景化”策略有效达成稳定产业链、弥补产业链短板、强化产业链优势的目标。具体来说,供应链金融所关注的三大关键场景包括产业运营场景、科技创新场景和制度环境场景。其不仅构成支撑供应链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框架,同时也是驱动供应链金融持续创新与深刻变革的动力源泉。
三个维度的场景是供应链金融持续优化和进步的关键任务
《金融时报》记者:在产业运营场景中,供应链金融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宋华:在产业运营场景维度,供应链金融以其深厚的产业根基和紧密的服务属性,与实体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能否深度融入并紧密结合产业链实际来创新和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成为决定其持续健康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在探讨产业场景融合过程中,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递进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产业。这一阶段要求金融机构及服务提供者全面洞察各行业特性,细致把握不同行业的运营规律、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应用状况,从生产制造流程到物流配送体系,再到交易结算环节,形成对全产业链运作机制的立体认知。第二层次是服务产业。这意味着供应链金融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产业表象理解上,而是要依据产业特性和企业具体需求,量体裁衣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第三个层次是发展产业。供应链金融应当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持续迭代并不断提升服务层次,始终保持对产业动态和变革趋势的高度敏锐洞察。在主动适应与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致力于实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紧密互动和协同进化。特别是在当前产业升级大潮中,众多专精特新企业亟须供应链金融的有力支撑以驱动其快速发展。为此,供应链金融不仅需要拓宽服务范围,更要在纵深层面深化服务内容。
《金融时报》记者:供应链金融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在科技场景中,供应链金融呈现出哪些层次?
宋华: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革新,供应链金融已从过去单一倚重核心企业或主体信用的模式逐步进化为依托网络平台和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新型信用体系,这使得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升级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场景也有三个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围绕风险管理的科技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涉及多个经营主体、环节、要素及资产,容易产生供应链信息不对称,阻碍供应链金融活动开展,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难以从供应链金融中受惠的原因。因此,科技需要赋能供应链金融,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搭建高效、透明、安全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供应链交易信息实时共享、多方验证和智能化管理,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第二层次是围绕竞争力的科技解决方案。科技手段不仅改善了传统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发放效率,还通过智能合约、物联网技术等工具实现了对供应链全链条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的精准监控与预测,进而衍生出更契合产业需求、风险可控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三层次是针对产业生态的科技解决方案。这一层次着眼于探索并布局未来趋势,积极运用第五代通信技术(5G)、边缘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手段,以期显著拓宽供应链金融服务范畴和效能提升。在这一演进过程中,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与深化,有力推动供应链金融从单一传统融资服务逐步转型为涵盖全产业链条协同合作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从而构建起一个更为紧密且智能化的产融结合生态系统。
《金融时报》记者:在制度环境场景中,制度环境与供应链金融存在怎样的关系?
宋华:在这一层面,制度环境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兼具规范与推动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以明确的法规政策为框架,规定了供应链金融活动的行为边界和运作规则,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健运行,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市场失序;另一方面,制度环境作为引导性力量,通过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和预见,不断优化、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导向,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和战略支持。
制度环境场景也有三个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合规性制度环境。近年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国家层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详尽严谨的法规政策以指导和规范行业实践。第二个层次是规范性制度环境。为了保障供应链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一套全面而细致的标准与规范体系不可或缺。这一框架涵盖了针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性的具体操作规程。第三个层次是发展性制度环境。这一层面关乎供应链金融如何切实响应并有效对接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政策导向。
《金融时报》记者:我能否理解为,上述三个维度的场景是供应链金融持续优化和进步的关键任务?
宋华:是的,对上述三个维度的场景理解越深刻透彻,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便能更为深入、更具活力。我们强调供应链金融应当秉持“先产业后金融”的核心理念,而非仅仅追求“先金融后产业”。这是因为只有立足于产业链条的实际需求,紧跟科技创新的步伐,并在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与监管要求的框架下运营,供应链金融才能真正发挥其连接实体产业与金融服务的桥梁作用,推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深度融合,实现多方共生共荣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揭秘!物流央国企背后的数科公司!
下一篇:数据要素二十问:一文讲清楚数据要素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