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的另一个“战场”
【EFEC导读】如今,互联网的崛起、电商的发展、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促使着全球产业不断创新与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模式带来的巨大影响。

“在你眼中,印度是什么样子的?比较贫穷”“交通不发达”“人口大国”“经济较落后”,这是不少人眼中印度的模样。
的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口众多、基础设施落后、运营流程低效、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地方关税的繁重且不统一等,这些都曾是打在印度身上的标签,这也导致了印度市场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状况相对落后的状态。
如今,互联网的崛起、电商的发展、数字化程度的加深,促使着全球产业不断创新与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模式带来的巨大影响。印度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劲的消费力所带来的零售和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及供应链的现代化进程,都推动了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从2018年至今,印度物流市场不断成长乃至成熟,并得到全球企业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化,中国与印度经贸往来更加密切。在这过程中,一批中国企业紧随潮流大胆地“走”出国门,参与印度市场的竞争。这其中就包括不少物流企业,而货拉拉就是最为典型的企业之一。
“在印度的第一单,货拉拉来之不易”
任何一个企业决定“出海”都必须了解当地的情况。“印度物流市场整体还处于一个尚待开发的阶段,其在机械化、自动化、交通设施、服务意识等方面与中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就如,一个包裹从德里到孟买至少要一周以上,而飞机用时只有2个半小时。”货拉拉印度市场负责人邓康乔告诉记者。但他也表示,这对于经验丰富且网络发达的中国物流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而且,最近这两年,印度经济发展、工业制造水准、人们生活水平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移动互联开始迅速发展,这为“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最便利的终端设施。
据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的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了32.7亿美元,增长31%。加上印度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印度年轻人口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推动了越来越多的数字买家。
这让远在中国、年仅6岁的货拉拉看到了商机。邓康乔告诉记者,其实在几年前货拉拉就已经瞄准了印度市场,只是当时印度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不高,所以就暂时搁浅了。但最近两年,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印度智能制造的发展,让货拉拉重燃进军印度的“一腔热血”。于是今年初,货拉拉正式进军印度市场,带着极具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物流”模式走进了印度,孟买成为该市场的首站。
邓康乔颇为感慨地谈起了当时印度第一单产生的整个过程,“当时第一单是为一位女士送一个紧急文件,距离虽不远,但为了完成这一单,准时将文件送到客户手中,我们打了几十通电话,不断地沟通、嘱咐,确保万无一失。”
可见,这一单来得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对于印度市场而言,货拉拉是外企,其要进入当地市场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广App、培训注册司机、获得消费者等,同时还要面对当地企业形成的竞争压力。“更重要的是,印度是一个政治状况比较复杂且语种比较多的国家,各地方的法律条文也不太一样,这无形中就给货拉拉业务的开展带来了难度。但总算顺利地完成了。”邓康乔如是说。
据了解,货拉拉的这一模式在孟买得到成功验证后,班加罗尔,德里,海德拉巴,浦那,金奈相继开城,这也标志着货拉拉的印度之旅全面开启。
“最大的挑战,是城市扩张和复制的难度”
班加罗尔是货拉拉在印度市场的重要阵地,对此邓康乔这样解释:“班加罗尔被称之为印度的‘硅谷’,高新技术企业相对集中,世界500强企业不少选址于此,智能终端普及率较其他地方更高,人们生活水平较高,需求比较旺盛,因此班加罗尔相对货源压力会小一些。”
这也成为货拉拉在印度开城的标准,主要集围绕经济状况、人口密度、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方面。综合这些因素开城,看似容易,实则是挑战。在邓康乔看来,货拉拉在印度市场最大的挑战就是城市扩张和复制的难度。邓康乔解释道:“这种模式在中国非常容易复制,但在印度会遇到很多法规、政策、语言上的诸多问题。就如印度每一地的语言都有所不同,不同城市都需要时间去适应。所以为了快速融入当地市场,货拉拉开城团队抵达后,第一件事便是走访当地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本地企业和当地居民等,尽快了解本土法律政策和民俗风情。”
目前,货拉拉已经在印度6个城市布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加速货拉拉的本土化进程,提高服务广度,并通过便捷性和履行客户订单的速度来占据市场地位,这也是货拉拉能与当地同类型企业竞争的主要筹码。
邓康乔指出,目前在印度市场布局同城业务的当地企业,主要是以四轮车为主,这就导致一些紧急文件与小包裹的城配、餐饮配送等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解决这一痛点,同时也形成差异化竞争,货拉拉配备了二轮摩托车和三轮、四轮货车,且各占50%,以分别满足不同类型的物流需求。
正如此,货拉拉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开展得比较顺利,在得到了不少C端消费者肯定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B端客户企业的认可。对此,邓康乔倍感欣慰,在总结过去10个月的感受时,他格外强调了货拉拉业务模式的核心,即提供快速、便捷、可靠的货运服务,将货主与司机链接在一起,以及高效的执行能力。
“谋求长远发展,货拉拉还需勤练内功”
经过前期的布局以及实践,目前货拉拉在印度市场的业务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月增速在20%左右。但在邓康乔看来,这还只是处于前期市场扩张的阶段,货拉拉要想在这一市场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还需练好内功,以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
邓康乔在谈及货拉拉的目标时信心满满:“1—2年内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5年内实现盈利,并将市场下沉至拥有10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地区,且持续渗透既有的城市。”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他表示需从3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速管理团队的本土化。让当地人管理当地人能大幅降低沟通成本,减少试错几率,提高运营效率。此外,一方面,当地人更了解当地市场与潜在客户,以及客户搜索服务的渠道;另一方面,货拉拉扩展新的市场,会面临一些当地竞争对手,这些老牌商家拥有稳定的客源以及良好的口碑,更有优势。所以,货拉拉需要针对这一市场,组建一个本土化的管理团队,制定品牌本地化战略,便于消费者在线上或线下接触,以扩大影响力。
第二,大幅提升市场渗透率。这可以从App功能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入手,让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流畅。如此一来,用户体验将得到改善,提高用户黏性。此外,还得深入消费群体与司机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此来提高运营效率。
第三,全面提升市场服务能力。正如前文所言,印度是一个政治状况比较复杂、语种比较繁多、各地风俗差异较大、法律法规不统一的国家,这就要求企业在布局市场时,结合各地的特色,以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其实,这不仅是货拉拉要修炼的内功,也是其他“出海”企业要注意的方面,当然货拉拉的“出海”经历是值得行业借鉴的。如今,迎着印度物流市场发展的风口,刚刚6岁的货拉拉已先人一步,并开拓六城,这是运气,更是实力。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解析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掌门人多为资管“老兵”
下一篇:董明珠为什么选择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