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势与效
【EFEC导读】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相统一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势
社会资源的主要分配方式——金融一定是不均衡的,有钱人需要理财,没钱人需要借钱,这是金融流动的内生动力。
资源只有集中配置才能优先形成势能,通过势能来影响带动周边发展。金融配置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更快更高效的发展。典型如,小平同志在祖国南边画了一个圈,将国家资源投向小渔村,这才形成了今天全国第三的深圳。
引用一个以前发过的金融成本势能图

金融资源分配的基础不完全依赖于市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点。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巨大势能、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进行调节;
“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政策的质量,不断提高政府的政策制定能力至关重要。”首席智囊的话,道理很深。
政府的公共政策需要通过金融的资源配置来实现。金融资源的流通输出主干道,仍然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想要获得高势能的驱动力,去获得低成本的商业银行资金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同理,作为银行等高势能资金方,想要获得更好的金融势能差。应该将金融输出到金融欠发达到地区,输出到金融欠发达的主体,输出到金融欠覆盖的场景中去。
这些金融洼地,理论上都是金融势能差的价值洼地。那究竟能不能破除金融势能输出的壁垒和障碍,找到合理合规,有效高效的输出方式,就要看金融输出的效率。
效
云计算、大数据、IOT物联网、AI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发展,技术革命将带来了各个信息层面的互通。
但我们现有金融系统的势能输出方式,尤其是针对产业的金融输出方式,大部分还是依托于传统方式。金融势能输出的渠道窄、门槛高、效率低、中间环节多。
从供应链金融角度看,依托核心企业延伸出的上下游相关供应链信息、供应链管理商、服务商产生的供应链流通信息、依托交易产生的企业间交易信息。理论上都是可以被打通的。
技术革新本质上并不能改变金融势能的高低,但可以极大的改变金融势能输出的方式和效率。效率的提升使得原来金融不能覆盖到的群体覆盖到了,原来效率不高导致没法展业的群体可以被服务了,原来金融低效率配置方式的变得线上化高效、甚至自动化、智慧化了。
效率提升的实现方式,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看,依然是围绕着金融的信用、杠杆、风险。
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打通的是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供应链交易信用,将信息势能输出到整个产业链的中小微企业中;
对产业主体的表外业务杠杆,亦可以结合主体信用做综合性杠杆考量。对物权、债权的抵质押的登记,是防止过度杠杆的预防措施;
依托供应链真实性、稳定性交易,依托闭环模式设计,风险补偿和增信措施,风险控制始终是金融输出的最重要一环。
依托新技术的新型供应链金融,要实现上述金融势能输出,在不同的参与主体、服务商之间、必须进行产业链协作。这是社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也是协同效率最大化的必然趋势。
结尾
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相统一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产业,输出金融势能,高效协同创新,未来大有可期。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调查丨十一快递入柜新规出台,实际效果几成?
下一篇:中通快递打响双11快递涨价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