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的突破口:金融科技子公司

【EFEC导读】所以,“金融科技”一词才刚刚兴起,便已经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银行系的突破口:金融科技子公司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每个金融科技的追随者都想抓住这个风口,这是势;但科技,更需要创造力、财力和能够落地的应用场景,这是运,更是胆识和魄力。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以指数爆炸级的提升,给了各行各业无限的想象。所以,“金融科技”一词才刚刚兴起,便已经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券商、互联网企业、保险、基金公司、银行等纷纷加入战场,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各大公司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01 科技给金融打开了一扇窗
 
        近年来深度学习、大数据、自然语言等推动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谁还记得那只打败人类最聪明大脑的阿尔法狗,它只是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而编写的一个人工智能程序而已。
 
        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2016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账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
 
        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
 
        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在GoRatings网站公布的世界职业围棋排名中,其等级分曾超过排名人类第一的棋手柯洁。
 
        这些消息一时间震惊所有的人,是的我们最聪明的围棋选手被机器打败了,就像现在司南君连王者人机都打不过一样,机器真的很可怕。但是这一方面又给了我们很多猜想,既然技术能够在某方面战胜人,那么在很多工作上也可以取代人。于是各行各业都探索如何融入新的科技,尤其金融行业。
 
        银行业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代表,自当是扛起了金融科技的大旗。
 
        自 2015 年兴业银行成立兴业数金以来,各大银行便加码布局金融科技子公司。
 
        截至目前,已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0家,创办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银行业。
 
        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家银行半年报的高频词汇和聚焦点。
 
        据统计,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在2019年半年报中提及金融科技的数量分别是10次、8次、7次、17次、13次和9次。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提及次数最多,共32次;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也分别提及11次、8次之多。
 
        而更多银行加大了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其中,平安银行上半年IT资本性支出同比增长超三成,招商银行同比增长超六成。
 
        对于银行和其他各个参与金融科技的企业而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确实给金融增添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投研等等,不仅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而且更加数据化、可视化和科学化。
 
        像现在的银行征信系统、支付宝的信用积分等等都是这一应用场景的体现。而且现在很多投资公司都实行科技化管理,如一直使用量化投资的文艺复兴,其联合首席执行官Bob Mercer和Peter Brown一直是IBM公司语言识别的程序猿;
 
        再如拥有500亿美元规模之大的量化基金Two Sigma的联合创始人David Siegel是一位麻省理工计算机博士,一位从AI实验室走出来的人物。
 
        Two Sigma在一次会议上曾断言:这样的时刻将会到来,没有人类投资经理能够击败计算机。
 
        而对于银行领域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看法,业内人士表示较为乐观,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具备大展拳脚的空间,而其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品牌声誉、存量客群、母行资源、同业影响力等方面。
 
        展望未来,金融科技市场将逐渐呈现出银行系、互联网系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但同时,各细分领域的行业集中度也在逐渐上升。
 
        根据主营业务范围,已经落地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系统提供方,例如招银云创、中银金科,旨在研发设计和输出其金融云服务系统;
 
        一类是产品与服务提供方,例如平安系金融壹账通,旨在为不同业务案例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王大鹏表示:
 
        “对这些金融科技子公司而言,首先输出的均是银行内部孵化出来的成功产品,这些产品具有已经走通的成熟商业模式,在细分市场上已经取得了相对领先的地位。此外,输出的产品都具有平台化、生态化的特点,无论是B2B2C还是B2G2B或其他模式。随着开放性加强,这些解决方案也能够生长出更多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虽然说金融行业拥抱科技是大势所趋,每个金融企业都在不断地强调于此,但是追风口的人多,扶摇直上九万里者则少之又少。
 
        就如当时共享经济一样,似乎在当时成为一种潮流,但是热闹过后,满目疮痍,有几个能正在活下来的。
 
02 艰难探索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鲁迅说,这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可是路上走的人多了,便容易出些状况。
 
        作为国内第一家成立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兴业数金,现在却面临着严重的业绩压力。根据高伟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8月23日发布的公告,兴业数金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兴业数金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6788.37万元,净利润亏损1.67亿元;
 
        而该公司去年全年为盈利状态,去年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为3.17亿元,净利润达到1840.09万元。
 
        从资产规模来看,兴业数金出现“缩表”,截至6月末,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3.74亿元,较上年末经审计的4.926亿元下降24.04%;
 
        负债总额1.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93%。
 
        另外,近日有关平安科技裁员的消息是传言四起。有多个疑似平安科技的员工都在脉脉平台上发帖称,平安科技开始裁员了,消息一出引发市场极大关注。虽然被辟谣说这只是一次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优化,但是却从侧面给了我们一个思考,从技术理论到实际的应用场景落地的距离,金融科技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段路上金融科技子公司首先要面临第一个大的难题,烧钱!
 
        虽然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各个金融科技子公司比技术亮肌肉的背后,拼的都是大脑。而拼大脑的本质,比的还是经济实力。没有雄厚的资金,便留不住更多的科技人才。
 
        就如现在处在舆论风口上的蔚来,要做中国的特斯拉,虽然现在车已经在线下交付不少。但是短短4年却亏了400亿元,而特斯拉成立15年也才亏损50亿美元。说白了,科技在任何领域的应用都是高壁垒和高投入的。
 
        如在9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国际视频标准华人领军人物、前高通首席工程师陈颖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 (SFU) 终身副教授谭平入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
 
        据悉,阿里方面向两位视觉计算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开出了百万美元年薪的优厚待遇。阿里AI Labs已开始从语音交互,向信息量更大更有想象力的视觉交互布局。
 
        而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在大量资金投入科技研发,而且不断加码。
 
        根据资料显示,
 
        招商银行上半年信息科技投入36.33亿元,同比增长63.87%,是营业收入的2.81%;截至6月末,全行累计申报金融科技创新项目1601个,累计立项1169个,其中500个项目已投产上线。
 
        平安银行上半年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合计同比增长36.9%,线下持续复制推广“轻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零售新门店,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已开业211家新门店。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统计,
 
        2018年银行对科技总投入同比增长13%,信息科技人员同比增长近10%。一些股份制银行科技人员同比增长超过20%,科技人员占比超过4%;一些互联网民营银行科技人员占比超过了35%。
 
        虽然目前从趋势上来看,各大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资在扩大,但是投入比例上来讲也远远不够。
 
        国内银行与国际银行在科技投入力度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2018年摩根大通在数字化方面预算109亿美元,占前一年营收的近1/10,占利润的近一半;
 
        花旗科技方面预算的82.5亿美元,占成本预算20%。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过1%-2%,招商银行也不到3%,未来实际上投入空间仍然很大。
 
        所以,一旦加大投入,相对于大的银行而言,在科技研发上肯定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相对于其它的中小银行而言,科技研发的大量投入必会对其业绩造成一定的压力。
 
        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第二条拦路虎,便是应用场景。司南君之前有个朋友在一家投资公司上班,他们家公司一天多的时候能评估几十个项目,但到最后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能落地的项目才是好项目。
 
        虽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继承母行战略和资源,也没有短期内盈利的严格限制,但是互联网场景积累不足和公司治理体系不够灵活则是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显著短板。
 
        想象很多,空间很大,但是具体的要落地到每个细节的应用场景中却很难。
 
        对于这个困境,目前可行的方法司南君认为,人才队伍建设不能落下,该投入的资金肯定不能少,但是可以从简单容易的应用场景入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另一个,如今金融科技子公司其实正在出现银行系和互联网系的局面,其实必要的时候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之间可以优势互补,进行合作或者并购,以解决存在的落地和运营的问题。
 
        对于金融科技的探索,各个银行并不是盲目的跟风,这是未来的趋势,更是提高效率和客户的需求。虽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总会有石破天惊的那一天。
 
        最近朋友圈里特流行一句话,那些年靠运气赚来钱的富豪们,在这两年经济下滑中都凭本事亏光了。
 
        所以,努力的加大技术投入,掌握科技,这才是立身立命之本。
 
        银行在这方面,做得无疑是对的!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圆通速递72%股权解禁流通 价值232亿元
下一篇:迎70周年,中国物流史上的15个“第一”


相关文章

2024年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巡回商务考察与走访…

每月1-2次,参访100+行业标杆企业

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