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的真「命」题
【EFEC导读】7月18日的媒体开放日现场,包括滴滴出行CEO程维和总裁柳青在内的所有滴滴高管全程站立,似乎一队接受检阅的士兵,个个神情笃定。
“滴滴顺风车为什么还不上线?”
“怕,就是害怕。”7月18日,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坦承,“我们比较怂的,在(顺风车)这件事上,我们内心有很多纠结,很多彷徨,没有人笃定能够推出一个100%安全的产品。”
万一安全事件再次发生,柳青不敢想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只能交给大家来评判滴滴下一步该怎么办。我没有答案,确实没有答案。”
沉默了325天后,滴滴顺风车第一次公开发声。7月18日的媒体开放日现场,包括滴滴出行CEO程维和总裁柳青在内的所有滴滴高管全程站立,似乎一队接受检阅的士兵,个个神情笃定。
程维透露,2019年滴滴投入安全的预算是20亿元。同时,滴滴顺风车总经理张瑞介绍,在安全整改的300多天里,滴滴顺风车共迭代了12个版本,优化了226项功能。
当互联网产品都在做减法,滴滴顺风车却在疯狂地做加法,柳青甚至直言,“滴滴顺风车很可能是最难用的一款产品。”
即便如此,写着“ALL IN 安全”的红色横幅依然挂在滴滴总部的每个角落,顺风车重新上线的时间依然是个问号。
甚至在滴滴内部,顺风车曾是一个存在巨大争议的事情。柳青说,“滴滴有不同的出行业务,尽管顺风车产生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但是订单只有100万到200万单,滴滴全天的出行是2000万到3000万单,占比差不多是5%到10%。为了这个业务滴滴要不要担归零的风险?”
从结果来看,滴滴别无选择。
在张瑞看来,安全这件事情不是一个考试,它没有100分。但是滴滴一分都不能丢,一分都不敢丢,因为丢一分就是零分。程维在走访壳牌的时候,被一句话所触动,“追求零事故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结果。”
在现场,张瑞还提到,在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之前,会在白天和市区内先进行试运行,同时免收试运行期间的服务费。但是,试运行暂无具体的时间。
不久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滴滴出行正计划募资20亿美元。这一轮注资完成后,滴滴的估值或将达到620亿美元。对此传闻程维并未回避,但是表示“目前不便回应”。
以下是采访摘录:
问:如果恶性事件再次发生,滴滴会怎么办?
柳青:打死我也不愿意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去年的这个时间太煎熬了,事情发生后,我跟程维两个人在办公室里痛哭了一次。身上担着生命,这个概念进入到脑海里,这给人的冲击实在太大。程维带领整个团队复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在哭,没有什么可说的,说不出来话,就一直在哭,而且不分年龄。
如果再次发生怎么办,我很难想象。安全事件之后滴滴组建安委会,程维是安委会的主任,他带着我们去各个曾经发生过灾难性的危机或者事件的企业学习,比如壳牌、国家电网、松下,还有航空公司。这些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带血的事情,他们是在哪里摔倒在哪里爬起来,是一种鼓励。
去年那件事情真的太沉痛,之后家人、朋友,以及民众对我们的质疑,团队心里憋着一种力量,我们不想做逃兵。今天我们全力以赴,就是希望做一款好的产品,安全又好用,这是大家全力投入的重要原因。
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只能交给大家来评判了。我没有答案,我确实没有答案。但是我们会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拼尽全力。
问:去年8月24日的“顺风车事件”发生后,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出面道歉?
柳青:这个问题在我们内部复盘、复盘又复盘。当时觉得,在没有实际行动的时候,光用言语表达特别苍白。
当时,团队没有经历过特别多的风浪,突然间经历这么大的事情,其实公众期待的、需要的是我们第一时间的道歉。但是当时,我们有特别多的纠结。我们觉得,道歉就说一句对不起就可以吗?滴滴顺风车到底怎么办?顺风车是否下线?顺风车部门第一时间讨论的就是下线的问题,如果顺风车没有下线,我们站出来说对不起是很苍白的;如果下线,很多预定订单如何处理,还有很多具体问题,这是首要的责任。
我们很傻,那个时候是非常想道歉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恨意,但我们没有先遵从内心。我学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面对公众的时候保持一颗真实的心。
所以这个事情之后,当再次面对交通事故等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安全响应团队会马上遵从内心勇敢的面对,要面对家属,要面对发生不幸事件的原因。这真的是需要一份勇气。
问:历经一年的整改,滴滴顺风车为什么还不上线?在等什么,还是怕什么?
柳青:怕,就是害怕。我们比较怂的,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内心很多纠结,很多彷徨,谁都不敢笃定能够推出一个100%安全的产品。
我们等了这么长时间就是害怕,产品有那么多人为或者技术力量不能完全兜底的情况,即便是人脸识别也有Bug,怎么能保证安全?
但是,至少我们希望能提供一款相对来说最安全的产品,不要把大家推到线下打黑车,半夜走路回家,这是我们团队的原则,拼尽全力,但求心安。
问:顺风车业务是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程维:网上有很多报道,实际上是不准确的。顺风车显然不是滴滴唯一盈利的业务,代驾我们做了很长时间,是一个健康的业务。任何一个 产品,尤其是创新产品都应该有一个周期,我认为顺风车还远远没有到盈利的阶段,我相信不仅仅是滴滴,整个行业都是一样的。一个产品只有真正验证为用户创造价值,相对成熟以后,才有可能谈盈利。
问:滴滴对顺风车业务上线后的规模和盈利要求是什么?
程维:滴滴是一个烧了很多钱的企业,在过去和未来很长一个阶段,我们都不会把追求盈利当成最重要的目标工作。过去虽然滴滴收了一些Take Rate(抽成),但这里面绝大多数都又以C(乘客)端的补贴和司机的补贴返还,实际上滴滴还是一个亏损的企业。
如果未来顺风车重新上线,一定不会把规模和盈利当成主要的目标。如果试运营的话,张瑞的顺风车团队没有任何规模和盈利的指标。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末端配送“顽疾”何解?
下一篇:上海邮政局召开智能快件箱企业监管工作座谈会 丰巢等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