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黑名单”规范了谁的脚步
【EFEC导读】7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快递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在快递企业的黑名单方面,现在企业信用体系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规范,有一些标准也比较好执行。最难的在于用户黑名单的建立,因为这涉及到个人信用问题,能不能建立快递行业个人黑名单在相应的法律上没有依据。
当收快递成为“新开门七件事”之一时,与之相关的一举一动都足够牵动人心。
7月9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快递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而在上个月“快递员因恶意投诉下跪”等风波后,快递协会秘书长孙康曾表示,中国快递协会目前正在研究建立不良用户黑名单制度。一直为业内外讨论不休的快递行业“黑名单”制度,随着官方的关注与相关指导意见的推出,似乎进入了新的阶段。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监管研究处副处长方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快递企业的黑名单方面,现在企业信用体系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规范,有一些标准也比较好执行。最难的在于用户黑名单的建立,因为这涉及到个人信用问题,能不能建立快递行业个人黑名单在相应的法律上没有依据。
快递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将近?
据国家邮政局介绍,《指导意见》聚焦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近期已出台的部分政策措施,从降低企业成本、推动转型升级、营造公平环境、提升保障水平等四大方面,提出12条针对性更强、更实、更管用的新措施。
其中在完善监管措施,营造公平环境方面,《指导意见》特别提出要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快递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探索对守信快递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在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和安排。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要积极发挥快递行业协会作用,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督促会员单位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动快递企业开展用户诚信制度建设。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11月,国家邮政局曾发布《关于加强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指出,到2020年底,形成快递业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
同时提出,积极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将信用评定得分作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实施信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违法失信主体,建立“黑名单”制度,强化信息通报与舆论约束。
而此次时隔近四年后,“黑名单”制度在国家邮政局文件中的再次出现,似乎也意味着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一家快递公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守信企业将会成为最大的获益方,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
同时他表示,这将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价格优势其实就代表的服务质量的打折,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可以让更多的快递品牌企业更加关注服务质量,而不是靠比拼价格、压缩末端快递员报酬和保障。
用户黑名单建立仍面临巨大挑战
虽然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的实行已被提上日程,但对于用户的黑名单制度的制定,似乎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
此前,“圆通快递员因恶意评价给客户下跪”“快递小哥被打”等事件引发全社会对快递小哥的声援,并呼吁针对快递用户端的黑名单制度的加速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原党委书记陈宗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对那些夹带违禁品、恶意投诉、不尊重快递员职业的顾客,要像对待高铁霸座一样,设立黑名单制度,快递公司有权拒绝为这样的顾客提供服务。
对此,方玺认为,对于快递行业来说,相比于为企业制定信用体系,给“2C端”的用户评级工作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他表示,其他行业实行黑名单制度,类似“老赖”限制火车、飞机出行是因为相应的信用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快递协会建立关于用户的黑名单信用体系,也需要先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把基本的信用情况搜集出来,这样才能有一定的根据。
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为公众所熟知的“黑名单”主要是法院系统推出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是有最高院相关规定作为明确依据的,且有严格的认定程序,即通过约束公民的自由流动和消费权来实现司法秩序和正义,确保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方玺表示,目前有些快递企业已经有自己的“用户黑名单”体系,但是上升到协会,如果要将某个用户纳入到黑名单,还要经历比较长一个时间。
他认为,对于快递行业建立用户黑名单制度,核心在于个人信用体系怎么建立的问题,而这必须要要经过正规法院、检察院或者相应部门进行公民信用体系的约束。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京东物流助智慧海关落地,智能仓储系统正式亮相
下一篇:有的放矢: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产业链